初次看到这个可爱的、萌萌哒的孩子,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,乖巧的长相,走起路来神奇搓搓的样子,可以说是人见人爱。仔细算一算我调到星星班带茹茹的课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,从接触到她开始有一种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喜欢她的感觉,或许是因为这种感觉让我上她的课也特别投入。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,可是总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她更多的内容。
去年,在督导老师的帮助下我带了一段时间茹茹的个案课。在这段时间里,可以说对我自己和对孩子都有全新的认识和提高。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我教茹茹的手部精细模仿—手指操时,那时由于孩子手指间的协调能力不是很好,所以手部精细模仿比较差。好长一段时间她总是不能完成用手指模仿“2”和“3”的动作,而我每次都要去辅助她完成,时间长了孩子自己心里也明白了,似乎也感觉到了压力,不愿意配合去做了,以至于一上课就出现逃避上课的各种行为问题。那段时间我作为她的执教老师心里也是非常着急的,甚至怀疑孩子到底还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?督导老师在一旁给我打气,同时也教给我各种方法来应对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如何来解决?我也尝试着按照她教我的方法去做,当孩子出现辅助两次不能完成时,穿插精熟内容,让孩子接触到强化物,降低难度,找回自信后又回到目标内容;或者重新进行刺激偏好评估,跟进和建立动机。
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在一次上课时,茹茹能够完成了,我很意外也很惊喜。当孩子可以独立完成后很有自信,时不时地课下时间还跑到我面前来,做出这个动作。有一种无声地语言告诉我:“老师,你看我会做了!”那种自信洋溢在茹茹的脸上,我也有种莫大的成就感。
同时,通过那短时间的个案课,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地认识。教孩子的过程切记不能着急,那是一种磨合的过程,是一种修炼自己的过程,更是一种量的积累。刚开始孩子不会时需要慢慢引导,教的过程或许是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事很枯燥乏味,但是有一天你会发现量积累到一定时会有质的突变。我们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,需要给孩子等待时间也需要给自己等待的时间。通过那段时间我和茹茹上课时的相处后,后面很多次我给她上课都经历了这个过程。从孩子不会到孩子学会,很有自信地在我面前展示,以及中途我教她之间的磨合过程,慢慢地让我越来越有自信地去教孩子。相信我写的这篇文章仅仅只是茹茹进步记录的一个开始,后面我想用更多的文字记录下茹茹进步地点点滴滴。